近来,在美妆及相关快消等领域,私域的运营对品牌及企业经营产生极大影响,但在门槛较高的宝玉石领域,还是比较新的概念。但有这么一“伙”人,凭借着在宝玉石垂直领域深耕数年的口碑,以及行业领袖级别的专业水平与艺术创作水准,把私域及体验式营销玩得风生水起。
这“伙”人由行业知名的佳佳翡翠、庄家翡翠、弘作牵头,整合重点行业资源组成,专注打造从原料到成品、以注重体验感为特色的宝玉石相关项目。
这“伙”人中的马果,来自湖北十堰,从事绿松石行业已近十年,作为这场绿松石体验之旅的排头兵,他一直在寻觅优质的绿松石原料。
这些年,马果寻遍世界各个绿松石产区,采集世界各地绿松石进行研究,最终发现最优质的绿松石还是出产自中国湖北十堰。
“我们这个时代,拥有自古以来数量最多、品级最高的绿松资源,更应该将其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持续传递下去。”一直致力于绿松文化推广的马果说道。
曾经跨过高山、走过崎岖,冒过风雪严寒、顶过烈日酷暑,更不提遇过落石、塌方……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马果又一次寻到一批优质的绿松石原料:2021年秦古808矿口提桩货头料,此矿口的料性以高色玉化,最宜雕刻而受各商家和玩家追捧。这一批共5桩原料326块,购入价3079180元,在原料市场保守估值380万元,预估成品数量326件左右。
那么,这一大批优质料子如何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价值?如何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绿松的魅力?
实际上,在西方,从王室皇冠到大牌珠宝都竞相运用绿松石,包括卡地亚绿松石钻石王冠、梵克雅宝、宝格丽古董珠宝等,绿松石一直深受西方设计的偏爱。马果认为,在中国,最能代表优质绿松石的则是雕刻艺术和珠饰。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玉石之一、佛教七宝之一、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绿松石在中国拥有诸多响亮的头衔,其美丽的颜色、多变的纹理、独特的气韵,给人一种艳丽而不流俗、原始而不古板、质朴而不土气的气质美感。
从红山、龙山、良渚、三星堆、二里头文化遗址到现代博物馆的绿松作品,从远古到现今,绿松石不仅仅是稀有的宝石品种,也是古老文化历史的见证者,其自身的历史渊源、文化价值,都值得不断地去发掘与研究。一直以来,优秀的玉石雕刻艺术家与创作者们以绿松为原料,创作了一大批体现绿松之美兼具东方审美的艺术作品。
于是,一“伙”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了一起,志在打造一场前所未有的精彩绿松石体验之旅!这伙人包括行业内诸多领域头面人物——绿松文化推广者马果、擅长佛造像艺术的代表人物陈红卫、被誉为东方禅意翡翠艺术的代表人物庄庆芳、高端翡翠私人定制的代表人物高嘉、文玩领域的专家凝水博士等。
经过发起人不分昼夜的热烈探讨,这场绿松体验之旅已定型与盛大开启——以原料发股形式邀请参与者加入,参与者以线上社群的方式,亲历从原料到设计、雕刻、镶嵌、拍卖的全过程。微信群将每天进行绿松创作加工、雕刻进度直播,邀请多位业内大咖群内独享绿松知识,并将邀请参与者亲临现场探班,最后所有作品成本价拍卖,参与者专享拍卖权,项目收益以奖金形式分红给参与者等。目前,这一场绿松石体验之旅报名参与者众多,名额只余少量。
此次绿松石体验之旅私域及线上媒体的灵活运用,使宝玉石创作成为一个真实可感的过程——参与者真切地看到一块块原料如何一步步变成最终的成品,活动开展线上绿松知识普及、创作心得分享、传统文化分享等活动,让参与者能够更直观地接触绿松知识,了解创作背后的社会背景、文化内涵。参与者能够感受到自己是这些佳作真正的“缔造者”,而不仅仅是一个看货、下单和付款的“消费者”。
伯德·施密特博士(Bernd H.Schmitt)在他所写的《体验式营销》“Experiential Marketing”一书中指出,体验式营销(Experiential Marketing)站在消费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动(Act)、关联(Relate)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的思考方式。此种思考方式突破传统上“理性消费者”的假设,认为消费者消费时是理性与感性兼具的,消费者的体验才是研究消费者行为与企业品牌经营的关键。
在相对传统的宝玉石领域,面对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奔走在一线的宝玉石领域的创作者、经营者们都展开了新的尝试。这种体验式营销让参与者感知消费不仅仅是买东西,而是成为消费者用来诉说自己的“语言”:每个参与者都有机会发挥所长,被赋能、被看见,最终或将形成圈内、圈外联动。
上一篇:竹上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