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压力越来越大的社会里,
到底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
把何种意义作为自己生活的目的,
是很多年轻人都无法逃避的问题。
在这样一个崇尚丛林法则的世界里,
在这个一个充满高压的环境里,
一个人如何才能过上自由的生活?
什么叫做自由的生活?
在大部分人的眼里,
自由的生活往往代表着较少的压力,
包括人际交往压力,生活成本,
以及工作压力,还包括精神层面的限制等。
另外一个就是是否拥有大量的,
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要谈自由之前,
我们需要留意到关于消费主义的价值观。
如果我们认为美好的生活就代表着奢侈品,
或者是大房子和车子,
也无可厚非。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一个,
可以轻松过上奢侈生活的好运气。
我们可能会为了这种思想而拼命奔跑。
如果我们为了获得这些外在于自己的客观物,
而成为总是加班的人,
那结果可能就是我们距离自由越来越远。
假如说你对物质的追求,
不是源于自己发自内心的喜欢,
而是一种社会承认。
包括伴侣的承认,亲朋好友的承认,
也就是需要从他人如何看待自己中,
获得自己对自己的看法。
这就是与自由背道而驰的。
如果拥有的财富,
却并没有让自己获得快乐,
那也不能说财富是自由生活的决定性因素。
尽管这个社会上有不少人,
都是以物质条件来判断一个人价值。
然而仔细思索一下,
我们也会发现,
我们每个人大部分的时候,
都只是生活在一个小圈子里面。
这个小圈子就是由我们身边的几个重要的人,
比如父母、朋友或者几个同事组成的。
我们并没有真正的广泛的,
去与所谓的“大多数人”深入的交往。
而且既使是向外辐射我们接触的人群,
一个公务员和一个商人,
一个水果商和一个建筑工人,
所谈到的“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也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我们总是跟我们的小圈子生活在一起。
这个小圈子的价值观,
会对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的性格气质,
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我们内心是否快乐和充实,
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并不真的取决于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怎么想。
而是身边那个小圈子的影响。
所以我们就应该有这种观念和意识,
去超越和突破这种限制,这种固有的束缚。
重新构建一个更客观的,更真实的,
更有深度的对自我的认知。
比如当我们在核算成活成本和收益时,
我们不能只是单纯的从金钱的角度去计算。
这个世界并不存在着一个完全标准的“刚需”。
我们的刚需必须是具有我们独特的个体性,
不应该是以“大家都这样”做为自己的依据。
因此真正的自由生活,
也是有代价的。
你要建立以自己真正需要为需求的刚需,
有可能无法获得别人的认同,
有可能因人没有随波逐流而被指责和疏离。
但与此同时因为减少了非理性的消费,
我们的焦虑和压力就会获得缓解。
想要拥有真正的自由,
我们要通过我们的学习能力量创造能力等等,
建立起自己的认会认知。
我们所获得的财富可能会缩水,
但是我们的思维能力,我们的认知却不会贬值。
除了身边的小圈子,
还需要破除社会对于吃苦的崇拜,
和对于自由的污名化。
许多人加班不是真的热爱工作,
是担心不加班的自己,
会成为一个没用的人。
我们中国的传统观念里面,
强调一种吃苦方为人上人的理念。
实际上从吃苦中寻找进步或者是意义,
是经不起推敲的。
如果你所在的工作环境,
是勾心斗角无休无止的内耗,
那并不是对人情世故的真正历练。
是彻彻底底的浪费。
如果你所从事的是无聊繁琐又反复的工作,
那并不叫拼搏进取,
也不是对意志力的锻炼。
不管什么样的人,
如果长期处于一种有压力的,
焦虑的工作环境里,
我们的思维和视野,
只会变得越来越局限。
我们的洞察力和创造力,
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消弭。
时间久了你获得的并不是能力,
而是麻木或者无助。
在这样的环境里面,
我们的学习积极性都会受挫,
我们的思维也会停滞。
我们人身上最宝贵的东西,
对于自由来说真正有价值的信念,
是持久的好奇心和对事物的兴趣。
如果你的工作和职业规划,
就是为了熬年限,或者单纯是为了获得资历,
这种选择就是一种损失。
这是跟自由的本质相违背的。
真正的自由生活,
并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轻松快乐。
奴隶顺从更容易,反抗更难。
一个艺术家创造起来更难,
模仿别人更容易。
真正的自由是昂贵的,
真正的自由应该是让人获得进步的,
真正的自由是让人越来越好的。
只愿你我找到真正的自我和自在,
并籍此勇敢的热爱和拥抱生活。
你的点赞和[在看],很重要❤️
上一篇:睡衣外穿,才是最新的时髦
下一篇:6月,穿上裙子去海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