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
一场细雨,
一种生活美学的诞生。
多少瑰丽浪漫的想象,
在游丝雨水中勾画完成。
自然界最寻常的景象,
有我们最用心的风雅美事。
秋天的潇潇冷雨,
春天的微微细微,
还有夏天的疾风骤雨。
甚至有按地域而分的,
南北有别的雨。
都有特定的寓意和美学形式。
在我们特有的审美体系中,
雨本身就是一份情绪的绵延,
也是一种高深的顺应气候、尊重自然的智慧。
我们会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来形容一种盛世景象,
也会在雨中寄存一份思念、酝酿一份哀愁,
时髦的人,
更会在雨中完成自己的美丽事业。
雨靴、雨伞、雨衣,
甚至有专门为雨天准备好的闲适与悠然。
都让我们得到暂时的逃离,
从繁忙或复杂中抽身出来。
享受自然的恩赐。
雨让户外作业的人停下工作,
让高速运转的世界放缓节奏。
一下雨,
全世界仿佛都停了下来。
但雨也容易让人显得狼狈。
只有用心至极的人,
才会在雨中保持从容得体。
也只有骨子里优雅的女人,
才会在湿漉漉的雨季,
保持阳光晴朗的心态,
优雅曼妙地行走于风雨中。
雨,
成就了一种独特的美学形式。
小桥流水、庭院芭蕉......
只有在雨中才显诗意和浪漫。
爱生活的女人,
会爱每一种天气。
淅淅沥沥的夏日梅雨季节,
她们总会用一个无事的午后,
在阳台或庭院欣赏远山如墨,
看着雨帘织出的柔软世界。
或邀来三五好友,
煮一壶茶,
席地而坐,
等茶香悠远,
日常繁琐便烟消云散了。
最爱雨后刚晴的时刻,
天空如洗,世界一片清明,
空气中都是干净的气息。
雨后初晴的人,
也比平时更动人。
尤其适合穿一身白色,
在干净如洗的天空下潇洒行走。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
没有季节感,
更没有对自然气候的敏感觉知。
常年坐在办公室的我们,
真应该抽空出去走走,
听一夜雨打芭蕉,看一树梅黄杏肥。
自然的季候,
会帮助我们调整身心的秩序,
从而更好地去工作和生活。
“无边丝雨细如愁”
那抹绢丝细雨的气质,
也是我们在瞬息万变的潮流里,
应该保留的。
它不是教人哀愁,
而是给我们添一层朦胧与柔和,
让我们在平淡日常里,
学会风雅与浪漫。
?
后记:
深圳下了整整两周的雨,没有规律的雨下得人心烦意乱。我们总是把自己不喜欢的天气叫做“坏天气”,其实,天气不分好坏,坏的只是自己的心境。
在古人的审美中,每一场雨都能落进诗意里。烟雨江南、潇潇急雨,都是她们生活美学的天然布景,既是一件用心至极的雅事,更是一份洗尽铅华的心境。
愿大家都有一份听雨的心境,也能在人生风雨中保持一份淡然与豁达。能够在没有带伞的日子里,说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你的点赞和[在看],很重要
下一篇:9个穿衣显贵的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