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上海的消息刷屏后,身在北京的王迪,给自己下单了一个能喊话的喇叭。
居住在上海的福姨,近期和朋友囤了不少货,是在一家药店下的订单,一家外卖平台上仅剩的、可以将物资配送到她所在小区的店。
疫情之下,分享囤货技巧成了拉近距离的新型沟通方式,一张张囤货清单,代表了每一个具体的人。
曾经教育父母不要囤粮食的一代人,也都有 了“囤积癖”。
疫情之前,“安全感”似乎自带矫情。
收入稳定的工作,偶尔聚会的朋友,够幸运的话,还能拥有几个爱好。
“你让我缺乏安全感”的质问,最常出现在恋人之间,复杂得难以回答。
疫情后,“安全感”成为一个无比重要的词,时时被提起。
满足它,却又变得如此简单:一个满满当当的冰箱,一个能让更多人听到自己的喇叭。
撰稿 - 潦草
插图- 7188
编辑 - 杀手
- 今日话题 -
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囤货”是?
上一篇:今日最佳:解决问题
下一篇:“T 恤对我来说象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