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目前所要考虑的那种较精致的感情,主要的是如下两种:崇高的感情和优美的感情。
这两种情操都是令人愉悦的,但却是以非常之不同的方式。一座顶峰积雪、高耸入云的崇山景象,对于一场狂风暴雨的描写或者是弥尔敦对地狱国土的叙述,都激发人们的欢愉,但又充满着畏惧;相反地,一片鲜花怒放的原野景色,一座溪水蜿蜒、布满着牧群的山谷,对伊里修姆的描写或者是荷马对维纳斯的腰束的描绘,也给人一种愉悦的感受,但那却是欢乐的和微笑的。为了使前者对我们能产生一种应有的强烈力量,我们就必须有一种崇高的感情;而为了正确地享受后者,我们就必须有一种优美的感情。
高大的橡树、神圣丛林中孤独的阴影是崇高的,花坛、低矮的篱笆和修剪得很整齐的树木则是优美的;黑夜是崇高的,白昼则是优美的。对崇高的事物具有感情的那种心灵方式,在夏日夜晚的寂静之中,当闪烁的星光划破了夜色昏暗的阴影而孤独的皓月注入眼帘时,便会慢慢被引到对友谊、对鄙夷世俗、对永恒性的种种高级的感受之中。光辉夺目的白昼促进了我们孜孜不息的渴望和欢乐的感情。
崇高使人感动,优美则使人迷恋。一个经受了充分崇高感的人,他那神态是诚恳的,有时候还是刚强可怕的。反之,对于优美之活泼的感受,则通过眼中光辉的快乐,通过笑靥的神情并且往往是通过高声欢乐而表现出来。
崇高也有各种不同的方式。这种感情本身有时候带有某种恐惧,或者也还有忧郁,在某些情况仅只伴有宁静的惊奇,而在另一些情况则伴有一种弥漫着崇高计划的优美性。第一种我就称之为令人畏惧的崇高,第二种我就称之为高贵的崇高,第三种我就称之为华丽的崇高。深沉的孤独是崇高的,但却是出之以一种令人畏惧的方式。
崇高必定总是伟大的,而优美却也可以是渺小的。崇高必定是纯朴的,而优美则可以是着意打扮和装饰的。伟大的高度和伟大的深度是同样地崇高,只不过后者伴有一种战傈的感受,而前者则伴有一种惊愕的感受。因此后一种感受可以是令人畏惧的崇高,而前一种则是高贵的崇高。
埃及金字塔的景象,正像哈赛尔奎斯特所报道的那样,要远比人们根据一切描写所能形成的东西都更加感动人,然而它那建筑却是纯朴的和高贵的。罗马的圣彼得教堂则是华丽的。因为在它那伟大而单纯的规划上,优美(例如金工和镶嵌等等,等等)是这样地展开的,从而使崇高感因之最能起作用,于是这种对象就叫做华丽。一座武器库必定是高贵的和纯朴的,一座行宫必定是华丽的,而一座游乐宫则必定是美丽的和精心装饰的。
悠久的年代是崇高的。假如它是属于过去的时代的,那么它就是高贵的;如果它是展望着无法窥见的未来的,那么它就具有某些令人畏惧的东西。一座最远古的建筑是可敬慕的,哈勒对未来永恒性的描写激起人们一种温和的恐惧,而对过去的描写则激起人们目瞪口呆的惊讶。
悟性是崇高的,机智是优美的。勇敢是崇高而伟大的,巧妙是渺小的但却是优美的。克伦威尔说过,审慎乃是市长的一种德行。真诚和正直是纯朴的和高贵的,玩笑和开心的恭维是精妙的和优美的。彬彬有礼是道德的优美。无私的奉献是高贵的,风度和谦恭是优美的。崇高的性质激发人们的尊敬,而优美的性质则激发人们的爱慕。其感情主要地是来自优美的东西的人们,唯有在需要的时候才去寻找他们正直、可靠而热心的朋友;但他们却挑选与欢乐的、有风趣的和礼貌周全的伙伴们相交往。有很多人被人评价得太高了,而无法让人亲爱。他激起我们的敬仰,但他是太高出于我们之上了,使得我们不敢以亲切的爱去接近他。
这两种感觉都结合在自己身上的那些人将会发见:崇高的情操要比优美的情操更为强而有力,只不过没有优美情操来替换和伴随,崇高的情操就会使人厌倦而不能长久地感到满足。
【以上摘自《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1月每日一书:
《古今名人读书法》 |《埃菲尔风格》 |《中国教育改造》 |《结构主义》 |《小说理论》 《恋地情结》| 《地球正义宣言》 |《活到老,真好》 |《人是机器》 |《中国哲学史大纲》 | 《芬芳之韵:经典美国诗选》 |《叶夫图申科》 |《讽刺的解剖》 |《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 |《罗素论幸福》 |《法兰西的特性》 |《为什么世界不存在》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 |《中国哲学史》 |《思想录》 |《唐诗综论》 |《学校教育的戏剧性》 |《陪你去看苏东坡》 |《现代世界的起源》 |《北京的春节》| 《我们的未来:数字社会乌托邦》| 《人类的演化》| 《爱因斯坦文集》| 《蕾莉与马杰农》| 《文化人类学》 |《文言的学习》
2 月每日一书:
《诗酒趁年华》| 《陈志华文集》| 《游走在边际》| 《树梢上的中国》| 《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 《生态,社区与生活方式:生态智慧纲要》|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果园》| 《薄伽梵歌》| 《费孝通之问》| 《江村经济》| 《经济科学的最终基础》| 《学术与政治》| 《浮士德 第二部》| 《改变人类历史的58种植物》| 《地磁简史》| 《作文教学法》 | 《会饮篇》 | 《伯罗奔尼撒战争》| 《小说鉴史》| 《自然法典》 |《宪法与 实在宪法》| 《工作与时日 神谱 》 |《理想国》| 《人生的亲证》 |《历史著作史》 | 《伊加利亚旅行记》|《人类的知识》
3 月每日一书: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 《性心理学》 |《医学的温度》 |《菊与刀》 |《吉尔伽美什史诗》 |《 物种起源》|《图提拉》 |《四百年中国思想文化之大变局》 |《亚洲的戏剧》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买与不买的心理学》 |《人类学与人类学家》 |《自动不平等》 |《德国人和他们的神话》 |《红色气质》 |《文字起源》 |《青鸟》 |《创造现代世界》 |《思辨的张力》 |《邓以蛰论美学与艺术》 |《吃货辞典》 |《中国考试制度史》 |《四大名著导读》 |《劝读论语和论语读法》 |《革命节日》 | 每日一书 |《笑而 不答 》|《纽约变形 记 》 |《几率》 |《寻找金丝雀树 》
4 月每日一书:
《传奇王阳明》 |《烦恼的冬天》 |《进化心理学(第4版)》 |《雨果诗选》 |《先知 沙与沫》 |《巴黎的忧郁》 |《常识》 |《血的婚礼:加西亚·洛尔迦戏剧选》 |《绝境——滨鹬与鲎的史诗旅程》 |《百将传评注》 |《货币的购买力》 |《哈姆莱特》 |《给莉莉的信》| 《新爱洛漪丝》 |《老舍谈阅读与写作》 |《二十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 |《新编红楼梦辞典》 |《历代刑法考》 |《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转折》 |《生活与教育——朱永新对话陶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