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年轻人背井离乡,但身处他地,“住”成了个问题,比如在北上广深打拼,多数年轻人并没有能力在当地购买房屋,通常是选择租房居住,但又因为工作以及个人生活习惯的缘故, 年轻人独居也很普遍,甚至因此有了“一人经济”。
然而善意与恶意又是并存的,尤其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总有“一波人”会放大自己心底的阴暗面,他们毫无顾忌,因为他们发现卑劣的人不止一个;他们肆无忌惮,因为他们高举“言论自由”,却不为自己的言论负责;他们“戴”着面具,隔着屏幕,内心是浮躁的,言语是伤人的。
在北京工作的26岁四川姑娘李亮就亲身经历了这样的事情。
(注:本文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
2021年,李亮在北京度过了一个十分难忘的除夕夜,因为她被困在了出租屋的卫生间。一开始,李亮还是很冷静的,想了很多方法,想要靠自己的能力走出去,不过门锁却牢固的锁在了门与门框之间。
李亮也试图呼救过,但隔壁邻居已经被家人接回家过年了,期间也有人路过,与李亮讲过几句话,但对方太警惕了,认为李亮是骗她的,所以并没有答应救援。后来还是住在楼下的李某听到水管中传来断断续续的敲击声,以为有住户故意扰民,便找了出来,敲了楼上李亮所住出租屋的门。
彼时,李亮已经十分虚弱,并没能很快回答,但李亮养了只猫,听到门外的动静后叫了几声。李某觉得奇怪,里面没有人回答,但有猫在叫嚷,而且有敲击水管的声音,便又多问了一句,这才听到李亮的回答。
被困30个小时后,李亮最终被救了出来。而这段被困的经历,让李亮感触颇多,不过其他人还是照常生活,并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所以在李亮失联的30个小时里,手机里并没有特别的消息,这令李亮一度感到十分孤独。
李亮的父母也不可能第一时间知晓女儿的情况,虽然大年初一,李亮都没有与他们有过联系,但考虑到李亮事先说过这天会和朋友去逛庙会,父母便以为李亮出去玩了,年轻人有自己的生活,他们也不想多干涉什么。第二天,李亮的母亲给女儿打了视频电话,见女儿接听了,样子还好,悬着的心也就落下了,便叮嘱了李亮几声,让她好好照顾自己。
李亮并没有把自己被困的事情告诉父母,她向来都是报喜不报忧,不想让父母担心。其实李亮也是想回家过年,只是因为疫情,所以这一年,李亮并没能回去。
而事后,李亮将此事发布到网上,其出发点是为了给同样独居的人一个提醒,如果也有人独居时不幸被锁在了卫生间,又没有带手机,凭自身的能力又不太可能将门打开,便可以通过敲击水管的方式以引起他人的注意,获得救助。
发布出去后,不少人对李亮的经历表示同情,也能够感同身受,因为独居时确实会遇到一些问题,网友以及李亮的同学朋友看到她发布出来的消息后也向她表示了关心,一开始的情况还是很好的,但令李亮没有料到的是,随之而来的却是网暴与骚扰。
有部分网友对李亮的遭遇不能感同身受,也没有特别强烈的同情心,他们的疑问看似合理,实际并没有多去思考,简单来说就是“口嗨”。
为什么要锁门?实际上李亮不过是把门关上了,难道只因为独居,沐浴时就不用关门了?而要不要关门,其实也是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而已,包括找不找男朋友,也只是每个人对事情的想法不同。
也有人质疑李亮是炒作,毕竟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崛起,不少网络红人把“流量至上”贯彻到底,网友们的善良之心被溜来溜去,也就乏了,看到事情有这么高的热度,首先想到的是“炒作”,对抱有善意的发布者的情感造成伤害。
李亮甚至还收到了陌生快递,里面仅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我在看着你。这才是让李亮最无法保持冷静,为此换了地方,也报了警。值得一提的是,网络绝非法外之地,网暴则具有诽谤性、诬蔑性、侵犯名誉、损害权益和煽动性的特点,严重的可构成刑事犯罪。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败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犯侮辱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而早在2019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便发布了《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明确规定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和生产者、平台不得开展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深度伪造、流量造假、操纵账号等违法活动。
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有形的刀会伤害到人的身体,而不良言论就好比一把无形的刀,伤害的是人的情感。另外网络暴力可能还会侵害他人的隐私,需承担相应的侵权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