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一座现代城市|直播预告
admin
2022-05-12 18:20:31
0

原标题:如何理解一座现代城市|直播预告

直播主题:

如何理解一座现代城市

直播嘉宾:

陈瑾羲

尚晋

维多里奥·马尼亚戈·兰普尼亚尼

直播时间:

5月13日 9:30--11:30

直播平台:

B站入口

视频号入口

抖音入口

推荐图书:

1.《城市设计作为手艺》

[瑞士] 维多里奥·马尼亚戈·兰普尼亚尼 著

陈瑾羲 编译

城市是讲述各自故事的地理结果

有的时候甚至具有一个特定的图解叙事过程

本书以建筑在城市中持久性、新城与旧城的关系、城市形象营造等主题为线索,提炼出16个城市建筑的主题,涉及当下西方和中国的城市建设与更新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尝试从建筑、城市和社会角度论证形成优秀城市空间系统的一策略。

维多里奥·马尼亚戈·兰普尼亚尼,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建筑学博士、意大利罗马大学建筑学博士。当代重要和知名的城市设计历史学家、理论家、设计师。曾任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Z)建筑系城市设计历史方向教授,德国建筑博物馆主任,哈佛大学客座教授等。在意大利米兰和瑞士苏黎世开设建筑事务所进行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实践。著有《永久的现代性》(1995,2011)、《20世纪城市史》(2010),以及已被翻译成英文出版的《20世纪建筑理论》(2004)、《20世纪建筑百科全书》(1986)等。其代表设计作品包括瑞士诺华制药集团的办公园区(2000)、苏黎世瑞希提-瓦利塞伦商业居住区(2007)等。在米兰、华盛顿、苏黎世等地举办过多次个人展览。

陈瑾羲,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博士,耶鲁大学访问助理研究员,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当代本土城市建筑及空间类型研究,建筑设计入门教学研究。著有《大学校园北京城》等,发表文章20余篇。参与崇礼主城区、天津滨海新区等多项城市设计项目。现任《城市设计》杂志编委。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2.《混凝土:一部文化史》

[英] 阿德里安·福蒂 著;尚晋 译

混凝土被认为是现代性的最终标志

反思混凝土,开启看待现代景观的全新视角

混凝土不仅仅是个技术性问题、物质性问题

它还是文化的和精神的问题,有对现代性、现代化的反思

混凝土是现代建筑的核心材料,自19世纪被大规模使用以来早已无处不在,并对文化造成深远影响。然而和现代性本身一样,这种物质倍受争议,具有双面性,比如:一方面,混凝土帮助人类对抗自然,混凝土堤坝可以阻挡大海,混凝土大桥可以连接大陆;但另一方面,这种材料被指责使人类和自然割裂,使人们彼此变得更加疏远,比如人们常常说到的“钢筋混凝土森林”。

混凝土是一种难以归类且常常被贬低的材料,被建筑界称为“杂种”,伦敦大学建筑学院的福蒂教授试图为这种充满悖论的材料做传,从政治、哲学、社会史角度进行透彻研究,他不局限于建筑领域,也阐述了混凝土在意识形态、宗教、摄影、劳工关系、可持续性等广阔议题中扮演的角色,串连出完整的混凝土文化史。

当下的高速发展和变迁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混凝土实现的,我们每天穿梭在混凝土当中,却很少思考这种介质。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我们的生活世界。

阿德里安•福蒂,伦敦大学学院(UCL)建筑史教授,建筑史研究生课程主管,历史与理论系前主管。他早年在牛津大学历史系学习,擅长以更宽阔的视野研究建筑历史。其理论研究的主要特色是从人们身边最习以为常却*容易被忽视的角度出发,探讨人与生活其中的物质环境的关系。著有《欲求之物:1750 年以来的设计与社会》《语词与建筑:现代建筑词汇》。

尚晋,2012 年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翻译协会会员。致力于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译著有《从包豪斯到生态建筑》《美国国家地理125 周年》《洛吉耶论建筑》《建筑师解读古德曼》《理想城市:及其在欧洲建筑学中的演变》。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