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国际博物馆日,国博海报。(设计 | 蒙太奇)
国际博物馆日
博物馆有力量吗?
有!
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就是“博物馆的力量”!
那如果博物馆闭馆了呢?
依旧有!来看~
今天是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The Power of Museums)。英文Power既是“力量”,也有“能力”之意。21世纪的博物馆早已成为社会文化架构里的中坚力量,以积极探索赋能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态度,拓展着影响世界的渠道和方式,拥有巨大的潜力和强大的能力。
在这共克时艰的特殊时期,中国国家博物馆“闭门”但不“谢客”,我们将“阵地”由展厅转移到了线上,借助新技术新媒体,通过会议直播、微视频直播、课堂录播等多种云端课堂方式延伸博物馆的边界,让古往今来的文物故事以数字化的形式穿透时空界限,走出展厅,走向你。
云端宣讲
“寻红色文物 悟中国精神”
红色文物连接着我们与先烈,中国精神激励着先烈和我们。5月18日上午,为加深青年一代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理解,中国国家博物馆志愿服务协会组织国博-北语志愿服务队开展了“寻红色文物 悟中国精神”主题线上宣讲活动。
14名在前期选拔中脱颖而出的00后北京语言大学学生志愿者成为本次活动的宣讲人。他们以国家博物馆展出的红色文物为线索,探寻百年征程中不同时期的英勇事迹,以物述史、以史铭志,通过线上视频会议的形式,解读中国共产党人的“建党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疫精神”等等,以青春之声践行当代大学生的初心使命,展现新时代青年学子的使命担当。
杨奇瑞的雕塑《启航·红船》、刘开渠的雕塑《工农红军》、沈尧伊的油画《遵义会议》、钱学森的信、钟南山的画像……一件件红色文物的深情讲述,为北语各个院系的100多位师生提供了一场身临其境的线上“红色之旅”,也展示了00后青年志愿者们生生不息的青春力量。
油画《遵义会议》
钱学森的信
肖像画《中国共产党党员——钟南山》
融媒体直播
“趣聊甲骨文 爱上中国字”
中国国家博物馆&央视少儿携手推出系列微视频&直播
直播主题:趣聊甲骨文 爱上中国字
直播时间:2022年5月18日19:00
直播主办: 中国国家博物馆&央视少儿
主持人:总台央视主持人金豆哥哥、杜悦姐姐
直播通道:预约&观看直播
央视频直播通道
央视少儿客户端直播通道
现在即可识别二维码预约&观看直播
5月18日,国家博物馆与央视少儿携手,在央视频、央视少儿客户端联合推出了“趣聊甲骨文 爱上中国字”2022国际博物馆日融媒体直播活动,向大家推介双方合作的14集甲骨文系列微视频。
微视频着力于国博馆藏甲骨文及相关资源的转化与创新,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用贴近现实生活的小故事,从14个角度对甲骨文中蕴含的服饰、饮食、交通、祭祀、战争、家庭与个人等方面内容进行讨论与展示,带领小观众们走进甲骨文的世界。
挖掘文物资源,阐释文字构成
“趣聊甲骨文 爱上中国字”系列微视频:5-8集
“趣聊甲骨文 爱上中国字”系列微视频:1-4集
国博央视携手推出微视频邀小朋友们“趣聊甲骨文 爱上中国字”
线上讲座
《探秘甲骨文》 线上讲座进新疆学校
5月18日下午,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之邀,国家博物馆专职教育员以线上授课的方式,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中学的五、六年级434名学生和文旅工作者20余人送去了《探秘甲骨文》专题讲座。
讲座从甲骨文的不同名称切入,陆续介绍其材质、制作、内容、出土地等基本信息以及甲骨文中的造字用字法,带领学生们初步认识甲骨文,追寻汉字的发展轨迹和魅力,了解甲骨文和我们今天汉字一脉相承的关系,在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增强文化自信。
释读“宰丰骨匕”
甲骨文中的“人”
云端视频课
《甲骨文中的动植物》
视频课进特殊学校
云端视频课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在全国助残日和国际博物馆日相交之际,国家博物馆特别为北京市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的聋部和智部学生,开展了专属的博物馆教育活动“甲骨文中的动植物”。由于目前北京学生处于居家学习状态,且学生的认知有一定的特殊性,国家博物馆专职教育员克服困难在短时间内将授课内容先期录制成视频课程,并由学校为视频配套提供了字幕与手语。5月18日当天,博物馆与学校双方教师同时在线辅导,顺利完成了课程的授课,学生反馈良好。
课程通过《甲骨文探秘之旅》的动漫导入课程主题,以联想的方式让学生结合自身已有经验,观察甲骨文中表现动植物的字形,并总结归纳甲骨文的基本造字特点。课程的动手实操环节,学生通过字形的总结,创作了各自的文字艺术画,在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碰撞中,感受中国文字的魅力所在。
甲骨文中的动物和植物
学生作品
每一座博物馆都是一所大学校,一座文化宝库,正是因为博物馆的存在,才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活”起来。在因为疫情而暂别的日子里,我们希望能以数字化的创新形式,以线上平台的应用,在积极挖掘和发挥馆藏文物资源优势的同时,打造类型丰富的教育活动,使博物馆持续活跃在你我的生活中,成为身边可接近、可参与、可自主学习的资源和力量。
疫情可能是反复的,但博物馆的力量是永恒的。从“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到“博物馆的力量”,每一年我们都在努力向前迈进。我们将不断探索新模式、提出新方案,用博物馆的力量来迎接时代发展中社会、经济、环境等多重挑战。
最后,期待与你相遇在博物馆前行的道路上。
5·18国 际博物馆日,国博海报。 (设计 | 蒙太奇)
供稿 | 戴 萌
邢 楷
编辑 | 胡辣汤
审校 | 蒙太奇
江 北
终审 | 竹 翁
郭丽芬
【云端国博·更多精彩】
↓
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让文物说话 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百十芳华,云端绽放 | 国博邀您云赏五千多年中华文明
@国家博物馆 庆祝建馆110周年,系列学术论坛剧透
千年文物“嗨”起来丨古典与现代的碰撞 在玩乐中品味历史
国博大事记与名家 | 1912初奠基业
“趣聊甲骨文 爱上中国字”系列微视频:1-4集
国博央视携手推出微视频邀小朋友们“趣聊甲骨文 爱上中国字”
《甲骨文探秘之旅》 启程啦!视频·第一集
《甲骨文探秘之旅》 视频·第二集
《甲骨文探秘之旅》 视频·第三集
《甲骨文探秘之旅》视频· 第四集
国博好课 | 听刘一曼先生谈殷墟考古与甲骨学
《中国考古大会》第四期 | 探秘甲骨文的故乡——殷墟
甲骨文:世界了解中华文明的“信使”
甲骨文著录从来都是“高科技” | 一段有趣的历史
甲骨记忆:还原3000多年前的商王朝
从甲骨到书籍,是千古一瞬,亦是一瞬千古 | 在国博看展览
【 “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十集系列视频】
第一集:策展人: 甲骨文何以“证古泽今”
第二集:设计师何欣: 在“时空长廊”里遇见甲骨文
第三集:甲骨文的发现与三次重要的考古发掘
第四集:三分钟带你了解甲骨的整治与钻凿
第五集:为什么说甲骨文是非常成熟的文字体系
第六集:甲骨文里的战争风云:边境遭扰,商王提兵亲征
第七集:甲骨文里的一场意外: 商王田猎发生车祸
第八集:甲骨文里的奇异气象和天象
第九集:甲骨文上的八卦,预见未来古人很努力
第十集:时光漫漫,三千多岁甲骨文和它的小伙伴
【国博君的留言本儿】
“自从国博君有了小视频,我就把公号设为星标了,然后每天都来翻翻,加油哦,等待更优质的内容!”
——@StarYang
“系列小视频太棒了,每期都会看。”
——@catkin
“甲骨文字传商周,书写历史载春秋,斗转星移多少事,华夏兴盛震寰球”!
——@菩提树下
(图文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这里,遇见国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