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 | 社会学理论著作线上导读系列
admin
2022-05-19 09:05:50
0

原标题:预告 | 社会学理论著作线上导读系列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著作被迻译成中文,开拓了中国学者的学术视野,扩展了中西方学界交流对话的渠道。尤为难得的是,一批优秀的青年学者,在潜心治学之余,也致力于学术翻译事业。特别是在现行的科研评价体系中,做学术翻译多少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这些优秀学人的学术情怀与奉献精神就更加值得我们敬佩。

在担任南京大学社科大类“社会学概论”公选课时,我常思考如何向同学们介绍社会学理论方面的经典著作,使他们在进入社会学门墙之前就能多接受一些专业熏陶。恰好2021年有三种优秀的社会学理论著作翻译出版,三位译者不仅专业学识渊博,而且译笔文辞雅驯,这三种译作一经问世,就在学界获得一致赞誉。感谢三位译者俯允,为本学期研修“社会学概论”的同学导读各自的译作。恰逢南大百廿校庆,在征得三位导读人同意后,我们也将线上分享平台地址向公众开放,欢迎对社会学理论感兴趣的读者参加,也算献给南京大学的一份小小心意。

——群学君

社会学理论著作线上导读系列

关于本书

本书由作者多年在芝加哥大学、爱尔兰根-纽伦堡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哥廷根大学等美国及欧洲各大学教授社会学课程的讲稿整理成册,全面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法国、美国、英国的社会学领域的新进展,包括帕森斯的规范论功能主义、新功利主义、冲突社会学、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卢曼的功能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布迪厄的文化社会学、法国的反结构主义、女性主义社会理论、新实用主义等内容。

在本书中,作者不仅打破了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美国中心主义”视角,建立了一个更为全面的现代西方社会理论框架,而且还令中国读者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社会理论的发展及其丰富性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并对西方学者自身在社会理论解读视角方面的多样性有一个切身的体会。

关于作者

汉斯·约阿斯,当代国际知名的德国社会学家,1948 年出生于德国的慕尼黑,1979 年获得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爱尔兰根-纽伦堡大学、柏林自由大学等大学,曾任国际社会学学会副主席、德国埃尔福特大学马克斯·韦伯研究中心主任、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研究员。现任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柏林洪堡大学教授,目前在中国已出版《战争与社会思想:霍布斯以降》《人之神圣性》《欧洲的文化价值》等著作。

沃尔夫冈·克诺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曾在埃尔福特大学、哥廷根大学任职,现为汉堡社会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学理论、政治与历史社会学、社会学史等。

导读人:郑作彧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本书中文译者

时间:2022年5月19日(周四)19:00

地址:腾讯会议(ID:934 178 705

关于本书

本书是乔治· 瑞泽尔社会学理论系列著作中的一种。作为美国社会学会理论社会学分会主席,瑞泽尔的学术思想在社会学界具有广泛影响。本书在美国乃至全球被广泛使用,相比于一些罗列冗长注释和艰涩概念的学术著作,更能有效地引导初学者一窥社会学的全貌。本书采用一卷本形式,将社会学理论家及其著作置于历史、社会与政治背景中,以轻松的写作风格,使枯燥的理论有趣、清晰,易于理解。本书先简要介绍早期社会学名家涂尔干、马克思、韦伯、齐美尔等人的思想精萃,接着再叙述功能主义、冲突理论、一般系统理论、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等当代社会学核心理论,余下的内容展示了社会学理论在当代的发展趋势,比如整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分歧的持续努力,对后现代思潮去中心化和反整体化的回应以及全球化现象引起的众多关注。自进入后工业社会以来流行一时的种种思潮,作者皆择要收录,并酌情安排序列、篇幅。

关于作者

乔治·瑞泽尔,美国马里兰大学“杰出大学教授”“杰出学者型教师”“杰出教师奖”获得者;美国社会学会2000年度“教学杰出贡献奖”获得者;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英国牛津布鲁斯克大学名誉博士;因《社会的麦当劳化》(已被译成数十种文字出版)蜚声学术界,著作还包括《剖析美国:关于一个全球信用卡社会,一个被除魅的迷乱世界的批评》《空洞无物的全球化》,以及《全球化:一个基础文本》;主编《社会理论百科全书》(两卷本)、《社会学百科全书》(11卷本)、《全球化百科全书》(5卷本);美国《消费文化杂志》的创刊者和主编;编写《社会学理论》《古典社会学理论》《现代社会学理论》《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等理论著作。

导读人:刘拥华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本书中文译者

时间:2022年5月21日(周六)19:00

地址:腾讯会议(ID:803 992 776

关于本书

米歇尔·福柯是20 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也是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社会理论家、文化批评家、富有创造性的历史学家。他不可逆转地塑造了我们今天对权力、性态、疯癫和犯罪等争议性问题的思考方式,奠定了多个学科的理论基础。其批判性研究持续启发着诸多学者、艺术家和政治活动家。

在《如何阅读福柯》中,约翰娜· 奥克萨拉围绕福柯思想的重要主题,精心挑取十段关键文本,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提供一系列线索来帮助读者由此前行,对福柯的思想做出自己的发现和理解。

关于作者

约翰娜· 奥克萨拉,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哲学博士,现为美国芝加哥洛约拉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女性主义、环境哲学、现象学等。出版有《如何阅读福柯》《福柯论自由》《福柯、政治与暴力》《女性主义体验》等著作。

导读人:王佳鹏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本书中文译者

时间:2022年5月22日(周日)19:00

地址:腾讯会议(ID:454 219 792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梁漱溟文化思想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 |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 严晓星:漫谈金庸 |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 徐新对话刘成 |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 |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 | 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叶檀读者见面会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 | 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 |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 |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 |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 四姝昆曲雅集: 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 |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 | 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6)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7)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 |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 |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 |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 |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 (2018) |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 |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 |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 | 《 生活的逻辑: 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 》 |《谢辰生口述》 |《袍哥》 | 《年羹尧之死》 | 《朵云封事》 |《两性》 |《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 |《东课楼经变》 |《旧影新说明孝陵》 |《光与真的旅途》 |《悲伤的力量》 |《永远无法返乡的人》 | 《书事》 |《情感教育》 |《百年孤独》 |《面具与乌托邦》 | 《传奇中的大唐》 | 《理解媒介》 |《单向度的人》 |《陪京首善》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诗经》 |《霓虹灯外》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 《拉扯大的孩子》 |《子夜》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 |《骆驼祥子》 |《朱雀》 |《死水微澜》 |《通往父亲之路》 |《南京城市史》(新版)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