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来过我的生命。
admin
2022-04-24 19:30:15
0

原标题:谢谢你来过我的生命。

想问你,有没有一个人、一件事,让你在深夜痛哭,在雨天欢笑?

宫崎骏说,“人们总在记忆中沉沦,为路过我们生命的那些人哭着,笑着。”

人生如旅,中途有人上车下车,曾经陪我们走过一段的有些人,终究会永远镶嵌在我们生命里,熠熠发光。

事实上,大部分人的一生,大约只有两三万天,我们不能奢求每天见到的,都是自己想见的人,但是,我们愿意为那些我们曾经爱过的人,保留一寸净土,那才是我们生命的美好所在。

人到中年,经历过很多遗憾,有些已然看淡,就像《你来了,就很好》书中所说,“遗憾到了尽头,一笑置之是最好的结尾。”

曾几何时,我会因种种原因,渐渐淡忘生命里的某些片段,直到我翻开《你来了,就很好》这本书,青春的记忆才在瞬间奔涌而出,阅读过程我曾几度流泪,欢笑。

《你来了,就很好》这本书的作者连三月,出生于江苏扬州,是中国内地女作者、编剧、文学策划,出版作品有:《慈悲客栈》《宁负流年不负卿》《谢谢你住在我心上》《吾家囧徒初长成》。

新浪网曾评价:“连三月的文字风擅长以幽默温暖的文风,写尽极具悲伤的故事,让读者笑着流泪是其主打风格。”

《你来了,就很好》这部作品,作者林三月通过两条时间线,展现主人公章兮兮的主活情感故事,与父母的爱恨、和解,以及她的内心成长之路。

最让我感动的是,作品能带领我和他们一起同流泪共欢笑,诱惑我御下防备,敞开内心与自己的青春再次拥抱,一一作别。

来吧,让我们“一边在文字的世界里寻找存在的意义,一边尝试用有限的生命寻找一点生活的诗意”。

01、爱情,谢谢你曾经来过。

《你来了,就很好》书中说,“恋爱的时候真好啊,哪怕毫无内涵的江风,都可以感受出千层万层的含义。”

杨绛和钱仲书在英国留学时,由于吃不惯西餐,他们就用当地的食材调料自己做红烧肉,这段美好的记忆永远留在了杨绛的心底,成为了她日后抵挡外界风雪的棉衣。

宫崎骏曾说,不要害怕孤独。因为这个世界上,肯定有一个人,正努力的走向你。

在章兮兮的记忆中,父亲和她的关系非常疏远,她甚至把父亲看成一个“非常懂得分寸的职业经理人”。

年少的她又怎会相信,父亲对母亲和她根本没有爱,他只是出于一个父亲的责任,留在家庭中,但最终还是在她读初中时,抛弃了她们母女俩,坐到“阿姨”的副驾驶,“出差”去了。

就在那一天,章兮兮的命运发生了翻天逆转,喜欢看的书不能再买了,穿着破旧得令人尴尬,不令人满意的成绩也引来某些同学的嘲笑和老师的白眼。

此时,英雄也已登场,夏漱石,替他挡下了这一切。

夏漱石家境优越,成绩耀眼,他就是那个别人家品学兼优的好少年。

夏漱石无疑是喜欢章兮兮的,但是他不敢直接表达自己的心思,他是翩翩少年,他有他的方式:拽马尾辫、抢汽水、怼人、搞恶作剧、拔自行车气门,他就是用这种“讨厌”的方式,爱着自己喜欢的女孩章兮兮。

当然,他也是温暖的所在,班主任揖拿“凶手”时,他奋勇而出;章兮兮因家庭窘迫不得不去退喜欢的书时,他悄悄赎回那本书;出乎意料地为章兮兮拿来蓝色的吸管;为了能够辅导章兮兮的功课,不惜耍手段……

他的用心,终于被心爱的人看到,两颗心终于碰在了一起。自此,他们爱得甜蜜温暖,学习上相互支持,生活中互相取暖,终于学业进步;他们憧憬未来,精心设计,虽没有完全如愿,却双双比翼飞入大学。

但美好,却在某些时刻变脸。

由于家人离世、出国留学,章兮兮与夏漱石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偏离,他们好像走着走着就“散了”。

然而,兜兜转转,就在几年后的一天,他们又再次重逢了,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爱情总是有这样的魔力,好像一句认错,就能跨越千山万水,驱散重重迷雾。可是这样的认错,往往要等千回百转之后。”

对生命中的遇见,我们最想说的是谢谢你曾经来过。

02、父母,谢谢你们,你们伤害了我,但却养育了我。

《从出生到独立》一书中指出,孩子的安全感来自于父母的爱和陪伴。

章兮兮并没有得到父母真正的爱,父亲把她看成脱离家庭的最大障碍,咬牙一直陪她到初中,虽说是陪伴,然而,只有章兮兮本人清楚那种陪伴的伤人之处:疏离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母亲也只是把章兮兮看成留住父亲的筹码,她嫌弃女儿不够优秀;在学校里,女儿被老师同学误解欺负,母亲也帮着合伙羞辱她,那一巴掌打在了章兮兮脸上,却永远印在了章兮兮脆弱的心里。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而不幸的人则用一生治愈童年。”

在心理学看来,人对自己最初的评价,是来自于养育者。经常受到养育者的肯定,孩子的自我价值就很高,表现得很自信,反之,孩子就会认为自己不够好,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父母对待章兮兮的态度,除了否定就是侮骂,虽然父亲不吝惜给章兮兮零花钱,但是父亲对女儿的爱仅限于给钱。母亲为了女儿终日奔波、省吃俭用,但章兮兮始终感受不到她真正的爱和接纳。

也因此,章兮兮养成了讨好他人、依赖他人的性格,在章兮兮心里,自己根本不重要,她讲学校的笑话逗父母笑,在父亲走后,时刻关注母亲的情绪。虽是懂事,却早已失去了自我。

章兮兮从某一刻便开始了与父母和解修炼。

在父亲离开章兮兮母女时,他给了章兮兮一笔零用钱,章兮兮认为那是父亲爱的表达。多年后当章兮兮打算出国留学时,她又去找了父亲,一番讨价还价,父亲不得已给了他8万。后来,当母亲遭遇意外去世时,获得了8万赔偿金,父亲又以阿姨生病需要做手术,讨了回去。

期待得到父亲的爱,在那一刻被彻底粉碎,章兮兮终于认清了一点,原来她们父女一场只是“借债还钱”。

因为要出国,章兮兮和母亲大吵了一架,摔门出去后又后悔不已,买了母亲爱吃的绿豆糕冰棍,打算和母亲和好,然而,这一摔门竟成了和母亲的永别。

“只有充满勇气的自己,才会等来一场文艺复兴。”

完全失去了亲人,章兮兮不得不开始成长。

03、命运,谢谢你让我成长。

阿多尼斯说,命运总让人遍体鳞伤,但我愿你的伤口长出翅膀。

章兮兮第一次命运的转折,发生在父亲离开家的那一刻。

章兮兮无意间发现,母亲午饭吃的只有一盘炒豆芽,与父亲在时“其乐融融”的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章兮兮忍不住悄悄哭的同时,内心开始了成长。

首先,她果断地退了刚买的新书,接着她开始拼命学习。

在教导主任训斥挖苦时,章兮兮的自尊心被彻底激发了,她慷慨激昂地为自己发声:人生来就有各自的天赋,我语文可以考140,却依旧因为总分不高而排名靠后,就被定义为差生……为什么要以老师的身份,来定义我是个差生?”

让读者可喜的是,这番慷慨激词,正是章兮兮自我价值认同的开端,然而,等待章兮兮的还有命运的更多洗礼,她还需要更多成长。

母亲的意外去世,给了章兮兮一次很好的成长机会,让她开始走上了真正的独立之路。

与林晓森结婚,章兮兮完全是出于感动,但是,没有爱情的婚姻是走不长远的,从某方面来看,林晓森确实很爱章兮兮,他愿意为章兮兮做一切事情。

正像书中所说,“爱情里只有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一定是极尽卑微,卑微的镜头,一定是小心翼翼。”

最终,两人都不能承担这种婚姻里的不平衡,以离婚收场。

此时的章兮兮只剩下“孤身一人”,她还能靠谁呢,也许只有靠自己,她再次成长。

命运一次次地捉弄,最终并没有让章兮兮低头,她沮丧过、痛哭过,但最终却越发倔强,她终究是要成熟的。

写在最后。

整部作品时间线交错,情节起伏跌宕,让读者在疑惑的同时,获得更多惊喜,既在意料之中,又出乎我们的意料,结局也令人感动。

就像猫腻在序言中说的,“他来了,就代表着幸福来了,经历了所有跌宕起伏后的那种幸福。”

除此之外,作品的一大亮点,在于人物内心细腻的刻画,在于青春少年特有的逗趣和天真烂漫,更在于他们那一踢、一拽、一抢、一踩中。

青春是怎样一种存在呢?有人说,青春就是用来挥霍的。

我觉得青春是泪水,欢笑,更是成长!

编辑:夏宁竹

二审:刘 强

三审:颜 慧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