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台回复书名一键免费阅读 :重返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 大话中国艺术史 | 各有各的活法| 自造|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本文摘自《职场晋升101》
摘要:假如做不到,怎么面对隐性职场PUA?
有段时间,PUA这个词很流行,大家用它来代指某种操控行为——通过打击、否定、贬低对方,让他产生自己不好、不配的错误认知,从而掌握双方关系中的主导权。
它会让人产生一种“我很差,而且我只能依附于你”的无力感。
这种行为当然不好,一旦遇到,最好立刻起身离开。但很多人也会苦恼,有些环境,不是说离开就能离开,成年人的生活,牵扯的方方面面很多。这种情况,怎么办?
如果暂时脱离不了环境,也许可以回头看看自己。
我们在抱怨那些擅长PUA别人的人时,常常忽略一个问题,有人会被PUA,有人却不会被PUA,同样一句话,会把A打倒在地,对B来说,只不过从风中飘过。
再多观察一阵子,会发现,那些从来不被PUA的人,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某些类似的特质。
一、工作没做好时,会反省,但不自责。
“这事做得的确不漂亮,我赶紧想想怎么改进,但这不意味着我这人就不行了,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养足精神再好好精进自己。”
二、面对领导的暴怒,有道理就听,没道理就过。
前辈的话,自然藏着经验,有用就收下,变成自己的养分;
但前辈的话,也未必句句是真理,没道理的,听听就过,不纠结。
三、对于不擅长的事,敢一五一十地说。
被质疑“你为什么这都不会”时,能坦坦荡荡地说“这个我真不擅长”,旋即再说“我比较擅长……”
人人都有擅长的和不擅长的,谁也不是全才不是吗?
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把事情做成,就是完美。
四、对待嘲讽,虚心接受,“打死不改”。
“胖成这样,你还好意思吃?”“哎呀,不吃饱哪有力气减肥。”
——我减肥是为了身体健康,而不是介意他人的鄙夷。
五、看到赞美,毫不存疑,照单全收。
“哎呀,小王厉害了,太棒了!”因为做了一个漂亮的案例,工作群刷屏赞美,你头发一甩:“不要停不要停,被夸得好开心。”
——而不是一直摁着自己的脑袋,不允许有任何欢愉:“人家不过是客气,你可别当真。”
他们可以把欲望写在脸上:我就想多拿一些年终奖,我想要挑战这个新项目。
也可以笑着表达不爽:你说得很有道理,但我听着不太舒服。
其实不会被PUA的人,他们不一定有所谓的高情商,但却有一种让人羡慕的“稳定感”,不一定总是昂首挺胸,却拥有“无条件的自尊”——不管别人的评价如何,自己的自尊水平一直很稳定。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们的内心不会因为别人的看法而波澜起伏,而是永远有着自己稳定的频率——“别人赞美我,挺好;别人否定我,也没什么大不了”。
他们做事,只是因为,想要把事情做好。
如何面对隐性职场PUA?
虽然虚心听取过来人的建议是好事,能少踩坑、进步快,但有一类“过来人的建议”不建议听,就是那种不断戳你的软肋,用你的缺点打击你,以此来树立他自己的权威。
比如,你明明是技术岗位,你的优势是过硬的技术,但这些“前辈”从来都无视这些,他总以他的标准和他擅长的点来教育你,比如提醒你,“你的社交能力不行,得提升”,然后让你去接待客户。
又比如,你明明“对文字敏感,点子多,有创意”,他却总盯着你“数据能力不行”,常常语重心长地告诫你,没有数据能力,文字功底再好也没用。
人很容易被“戳中软肋”,于是你忙不迭地认错,觉得他比你懂,按部就班地照着他说的做。
但这里面却有三个隐藏的“坑”:
第一,长期被指责,放大缺点,没有正反馈,你的自信会被摧垮。
你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不如人,更加束手束脚,形成一个向下的螺旋。
这会消耗你极大的心力。
事实上,每个人都是在正反馈下才会积极行动,一个被积极肯定的人,才能持续交付出更好的结果。
第二,你把时间都花在补短板上,但补短板的效果其实很差。有很多人常常觉得自己成长很慢,原因就在于此。
美国一所大学曾做了一个为期3年的研究:研究人员对1000多名读者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进行了测试,最后获得了一个戏剧性的结果。
实验中,有两组人:一组是一般的读者,一组是有阅读天赋的读者。
他们跟着同样的老师学习了快速阅读的方法。
一般读者每分钟多读了260个字,表现增加了近2倍。
但是,有阅读天赋的读者每分钟多读了2900个字,增加了近10倍。
这个结果让最有经验的研究人员都大吃一惊,因为一开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水平较差的读者的进步会更大。
事实上,在你的优势领域花力气,效率才是最高的。
第三,哪里不行补哪里,会阻碍你成功。
要知道这个时代,工作上的短板是可以通过团队协作解决的,你需要做的,是确立自己的优势。
因为优势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我有个朋友,是国际CEO猎头,她面试过4000位顶级CEO候选人,最后发现:
这些精英在其他领域都很普通,但他们之所以能成为顶级的人才,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一两项核心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每天我们都会通过各种渠道,见到各种各样有才华的人,也会被提醒各种不如人的地方。
为了不让自己落伍,我们亦步亦趋地努力学习别人。
只有经历过一些事情才会发现,在追逐自己并不具备的才华的过程中,我们丢失了时间,迷失了自己。
但我写这些,不是为了让你去怪罪那些总是戳你软肋的人——他们也许是父母,跟我们之间的情感千丝万缕,伤害他们总会有反作用力伤到自己;
也许是领导,如果你冲到他面前大喊“你这是隐形PUA”,对自己没什么好处。
不如调整自己,练就一副金刚不坏之身。
如果再遇上那些所谓“善意”的建议,不妨用这样的姿态来对待:“如果我要逼着自己成为别人,那到头来,我谁也不是。我欣赏他人的才华,但我也有自己的坚持。”
欢迎下载网易蜗牛读书app
或使用公众号搜索功能阅读更多图书
- END -